今年3月,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(fā)《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》,提出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。揆諸現(xiàn)實,調查研究本應是解題破題的關鍵一招,然而個別黨員、干部將其當作不得不應付的任務,事前無法入手、事中蜻蜓點水、事后一調了之,讓調研于發(fā)展迷局中迷航。黨員干部應當匡正作風,遠離形式主義,把調查研究謀實謀細,找到正確方向,真正解決困擾基層發(fā)展的問題,確保各項工作真正落到實處、見到實效。
預先謀劃下“深”“事前功”。凡事預則立,不預則廢。調查研究能不能取得實效,關鍵在于事前功夫下得深不深。倘若好打“無準備之仗”,走走樣子、擺擺架子,在主觀上不重視,在調研方式方法上不得要領,就容易陷入“老虎啃天無從下口”的尷尬境地。因此,調研前,須把未雨綢繆的功夫做實,既蓄勢也謀勢。在吃透上情、學習外情、摸準內情的基礎上,聚焦群眾急難愁盼,找到小切口、對準大民生,精準擬定調研提綱,設問在先,把握主動,防止“腳踩西瓜皮”。要確定調研主題,明確調研目的,選定調研對象,在調研形式的選擇上出奇招,不局限于聽報告、開座談,要結合互聯(lián)網(wǎng)、自媒體豐富調研載體,選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,推動調研一插到底,涉深水而獲“大魚”。
腳步踩實找“準”“真問題”。調查研究應當奔著問題而來。但走走經(jīng)典路線,看看樣板工程,不問做法,不問思路,或是直奔基層辦公室,等著材料抱上來,靠“材料流轉”代替實地調研,問題仍然潛于水面之下。開展調查研究,看不到問題就是最大的問題。要把問題導向樹起來,多用“四不兩直”的方式“蹲下去看螞蟻”,到矛盾最集中、問題最突出、工作最打不開局面的地方實行問題大梳理、難題大排查,把情況摸清、問題找準。要輕車簡從,拒絕“大呼隆”,多些“自主命題”,深入群眾家中問收入、看衣食、談發(fā)展,同坐一條板凳拉家常、掏心窩、交朋友,才能撥開覆蓋在表象上的“迷霧”,在認識問題上更精一步、更進一步,為對癥下藥、整改提升打下堅實基礎。
常抓不懈落“實”“好成果”。“托之空言,莫如見之實行?!焙饬空{查研究成效如何,關鍵在對策是否落地、問題是否解決、工作是否改進。只“把脈”不“開方”,只“拍胸脯”不“流汗水”,看似情真意切、轟轟烈烈,實則“雷聲大雨點小”,成效微乎其微。黨員干部要把調研成果轉化的責任扛起來,著力推進研以致用。要建立清單式、閉環(huán)式工作機制,細分問題緩急,把短期問題落實在即時,立抓立改、辦就辦好,把長期、復雜問題帶回辦公室專題研究,緊盯不放,定責到人,以釘釘子精神和“拔釘子”韌勁,久久為功,做到逐一“銷號”。要加強跟蹤督導問效,善用“群眾滿意”標尺,常態(tài)化開展“回頭看”,確保問題連根拔起,不反彈回溯,避免“解決一個問題留下十個遺憾”。